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不孕不育的最新通知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出生人口改善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不孕不育防治工作,提高不孕不育人群生殖健康水平,为促进出生人口稳定和国家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二、主要任务
1. 加强不孕症筛查和诊疗
(1)在妇科疾病普查中引入不孕症筛查,对有相关症状和体征的妇女进行全面检查。
(2)建立完善的不孕症诊疗体系,规范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水平。
(3)开展不孕症辅助生殖技术(ART),满足不孕夫妇的生育需求。
2. 提高不孕症防治能力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不孕症防治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生对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2)建立区域性不孕症防治中心,提供专业化、规范化、高水平的不孕症诊疗服务。
(3)加强不孕症防治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培养专业化不孕症医师队伍。
3. 加强不孕症预防和健康教育
(1)开展不孕症预防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不孕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建立不孕症患者康复指导制度,帮助不孕夫妇应对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
(3)加强对不孕症患者的社会关怀和心理支持,营造关爱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
(1)将不孕症防治纳入国家和地方生育健康服务体系,提供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
(2)优化医疗保障政策,对不孕症诊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给予适当的保障。
2. 加强技术支持
(1)开展不孕症诊疗相关技术研究,推广先进诊疗技术和方法。
(2)建立不孕症防治信息平台,为不孕夫妇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3. 加强社会支持
(1)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不孕症防治工作,为不孕夫妇提供服务和支持。
(2)营造有利于不孕症患者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消除歧视和偏见。
2021 年国家不孕不育政策补贴
一、补贴内容
国家将对符合条件的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以下补贴:
试管婴儿辅助生育技术(IVF)补贴:最高 10 万元/周期,每对夫妇最高可补贴 2 个周期。
人工授精辅助生育技术(AIH)补贴:最高 2 万元/周期,每对夫妇最高可补贴 6 个周期。
不孕不育症药物费用补贴:每月最高 500 元,补贴期最长 24 个月。
二、补贴条件
身份条件:
中国大陆户籍居民或持有有效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
年龄条件:
女方年龄在 2545 周岁之间。
医学条件:
夫妻双方均经医院诊断为不孕不育症。
经济条件:
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三、申请流程
1. 选择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选择具备开展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的公立医院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民营医院。
2. 提交申请材料:向医疗机构提交身份证明、户口簿、结婚证、不孕不育症诊断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
3. 审核评估:医疗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医学专家进行评估。
4. 审核结果公示:审核结果公示后,符合条件的夫妇可获得补贴。
四、其他说明
补贴原则上只发放一次,特殊情况可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再次申请。
补贴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补贴只能用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五、联系方式
具体政策和申请流程详情,请咨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联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更新不孕不育相关政策
1. 纳入医保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医保支付比例因地区而异,一般为50%80%。
2. 扩大辅助生殖服务
允许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开展第三方辅助生殖技术(如代孕)。
鼓励建立辅助生殖技术中心,提高服务可及性。
3. 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成功率。
4. 完善人才培养
加强辅助生殖技术人才培养,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
鼓励院校和医疗机构开展相关研究,推动技术发展。
5. 优化服务流程
简化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帮助不孕夫妇应对治疗压力。
6. 规范代孕服务
明确代孕服务的管理规范,保障代孕母亲和委托方合法权益。
限制商业代孕活动,防止滥用。
7. 伦理审查
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审查,确保符合社会公平和道德准则。
保护患者隐私权和生殖自主权。
生效时间
上述政策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国家卫健委不倡导排斥新华网。国家卫健委和新华网都是中国政府的官方机构,在信息传播和卫生保健领域开展合作。